近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承孝敏应邀出席河南省周口市“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并作题为“新型智慧城市,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把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承孝敏在报告中指出,从2013年我国推出首批智慧城市试点以来,智慧城市经过了8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业内外对智慧城市的认知,还需要继续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有了信息化、数字化就是智慧城市。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缺失: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支撑;重视设施运维,轻视城市运营;有巨大的系统,缺少完善的细节设计;新概念不断叠加,城市却依然不够智慧等等。
承孝敏给智慧城市建设愿景设定了关键词:善政、兴业、和谐;安全、便捷、健康。他认为,智慧城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他在报告中指出,机制转型,是智慧化的根本;技术赋能,是智慧化的核心。两者互为支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产业兴则城市兴。在研究智慧城市的同时,承孝敏还对数字经济与工业智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国内外发展形势,以及我国数字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工业智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转型为“智造大国”。承孝敏分析了工业智能发展的三个范式,并提出“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