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科协和安徽省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科协、芜湖市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芜湖宜居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携一批“黑科技”参展:“数智+”系列产品赋能基层数字化治理,AI技术辅助检测提早发现宫颈癌疾病,大型工业设备有了全天候在线的“体检”神器,更环保更耐用的神奇材料可以在建筑、新能源汽车上大展身手……建院两年多来,研究院坚持科研和产业“双轮驱动”,此次展示的最新成果受到业内外专家和观展人员的高度关注。
这是研究院第二次应邀参展科博会。2019年研究院刚刚挂牌运行,就携首台(套)科研产品—未来网交换机,参展“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暨第九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本届科博会上,研究院的展厅位于展会序厅的核心位置,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展品,充分展示了研究院在新材料、新医学、智慧城市、工业智能四大领域的最新成果:
新型科技材料——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隔热性能最好的固体材料。研究院服务的中国科大教授、谢毅院士领衔团队研发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大幅降低了气凝胶生产成本,创新了改性工艺,极大拓展了应用范围和方便性,可应用于建筑保温、新能源汽车、工业管道、纺织品、日用化学品、消费类电子等行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性能生物质基纤维,可以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对水泥的增强增韧,并降低水泥构件的重量,提升其综合性能。目前研究院与世界500强海螺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该项技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突破。
AI智能病理诊断服务——研究院孵化企业安徽中科微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AI+数字病理软件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诊断+专家核实的双重筛查技术,实现宫颈癌疾病筛查单位时间效率提升10倍,综合阳性检出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公司在芜湖建立了病理实验室,该技术已经在芜湖市妇幼保健院得到了试点应用,成效明显。
“数智+”系列产品——聚焦党建引领下基层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构建基层人、地、事、物、情、组织全层级的数据底座,精简基层信息化设备,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基层报表100%自动生成、智能填报,真正实现基层减负。构建全科社工体系,引入各类共治力量,搭建基层智慧大脑支撑各类智慧场景,通过体系再造和科技赋能,形成多元化精细治理新格局,赋能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边缘智能终端产品Data Watch——聚焦大型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技术上对标国际顶尖水平,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产品部署在设备的端和边侧,全面采集工业现场的振动、位移、速度、温度等不同类型的信号,实时获取大型工业设备运行数据,实现预测性运维,有效提升设备寿命,减少运维时间,为企业降本增效。通过跨模态知识图谱、预测性运维等技术协同制造和管理平台,对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成流程进行优化,真正实现工业智能。
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芜湖市政府共同组建,建院两年多以来,研究院坚持“科研立院、人才强院、产业兴院”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新型研发平台的创新效应,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科研立院,相继建成新材料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等10个创新研发平台,获批省、市重大科技项目10余项,累计申请国内外知识产权75 件,在国际会议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 6 篇科研成果,首创研发的“量子数智通”数据库系统产品获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坚持人才强院,建成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探索高端人才培养进企业、进产业、进市场。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博士、行业领军等约50名高端人才,与中国科大大数据学院联合招生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研究生,目前已招收2020、2021级专硕60名。坚持产业兴院,以“双招双引”为总揽,推进科研与产业双轮驱动,面向芜湖企业征集重大科研需求 40 余项,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11 项,实施转化资金800万元,部分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6 个,孵化企业“数安桥科技公司”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000 万元。招引紧密型生态合作伙伴落地实体经济项目12个,投资规模 6 亿元,年销售收入近7亿元。
科博会期间,研究院展台以丰富的展品、新颖的设计吸引了众多专业观展人员,所展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数字化工具、以及新型材料等科技成果受到广泛关注,数十名观展人员与我院科研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初步达成一批产业合作意向。